近日,第十四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成功举办,活动发布了2024年“书香京城系列评选”入选名单,包括金牌阅读推广人、书香家庭、书香社区(村)、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中小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在内的七大类评选结果,东城区共有15项个人和集体成功入围,8项获评荣誉称号。
由东城区推荐的单霁翔、左堃以及东城区驻区文化企业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推荐的李华东获评“金牌阅读推广人”,东城区推荐的马星星家庭获评“书香家庭”,东城区龙潭街道幸福社区获评“书香社区(村)”,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七一中学获评“书香校园(中小学)”,中国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北大红楼读书会”、东城区图书馆的“温故·知新·致远——东城区图书馆的‘中轴情缘’”获评“全民优秀阅读项目”,“北大红楼读书会”入选中宣部全民阅读优秀项目。
此外,由东城区推荐的张芳芳家庭获“书香家庭”提名,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葱店社区获“书香社区(村)”提名,驻区单位东城支队金宝街消防救援站、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获“书香机关”提名,由东城区推荐的驻区企业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获“书香企业”提名,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获“书香校园(中小学)”提名。
参加《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新书分享会,活动围绕“20世纪建筑遗产何以是遗产的新类型”“20世纪建筑遗产相关联的内容的解读”两个话题为读者做深层解读。参加《我们读书吧》节目,围绕《栋梁:梁思成》与《国匠:吴良镛》两本新书的创作缘起、创作历程、作品解读等方面做了分享。
作为东城区图书馆的带头人,以阅读推广为核心,以图书馆为主阵地,营造全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基础业务年均接待读者30万余人次,年均举办阅读活动200余场次,成功打造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阅读活动品牌。十余年,坚持组织策划“书海听涛”系列读书活动,创办“诵读经典·品味书香”品牌诵读活动,参与读者从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近万人。2015年“出版界图书馆界全民阅读年会”上,提交的《诵读推广阅读》案例,荣获活动一等奖。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工学博士,从事建筑历史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逾30年。自2014年以来,通过新媒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介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方法,迄今固定订阅者已达2.6万人,发布原创科普文章48篇,总阅读量约70万次。与驻区文化企业童趣出版社合作推出童书《古建筑里的中国智慧》,入选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依托该书开展“大国少年学古建百场分享活动”,迄今已经在北京、南京、成都、昆明、济南等地开展30余场,线上线下累计触达百万人次。
马星星家庭藏书量超过300册,人均年读书量20册,月参与阅读活动30余次。家庭中孩子存在严重的听力障碍,这并未阻挡一家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情。母亲马星星自2023年4月起,每日带领孩子阅读经典绘本、古诗以及小学语文课文,以达到矫正发音、启蒙开智、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目的。每日阅读和学习内容均以30秒视频形式记录发布在微信朋友圈,至今已持续数百天。
龙潭街道幸福社区图书阅览室藏书5000余册,涵盖党建党史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儿童类、旅游类、财经类等。此外图书馆还配备电子阅览设备,提供电子书籍、在线数据库等数字资源,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辖区居民打造优质社区阅读空间。以家庭阅读为点、网格阅读为线、社区阅读为面,通过共建阅读阵地、开展阅读活动、推进阅读志愿服务等方式,全力构建书香社区。精心打造“书香悦龙潭”“墨香溢龙潭”阅读品牌,实现“月月有活动,年年有精彩”。邀请居民志愿者、学生志愿者等参与社区公益阅读计划,实现社会组织、志愿者、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创共享。
该校“海量阅读”工程于2009年启动,培育中小学阅读纵向链接、横向沟通,构建起长期平稳的海量阅读路径,一体培塑文化素养。每周二全校学生都有一节课的静读时光,读有所成的海量阅读小讲师每周都在校级大讲堂上闪亮开讲,每学年近300人次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根据学生阅读的累积字数,学校独创了“九阶晋级制”评价体系衡量阅读成果。学校通过海量阅读培养读书人,涵养求知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北大红楼读书会从始至终坚持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聚焦时代主题,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当代中国故事。邀请权威专家学者,以全新视角对红色经典进行新时代解读。致力青年教育,打造大思政课,邀请优秀师生代表、先进青年团体参与讲座。积极构建“实体阅读+新媒体传播”的全方位阅读推广体系,通过“央级媒体信息发布、主流媒体活动直播、地方媒体传统播出、生活化场景碎片覆盖”,让阅读推广活动得以覆盖更广大读者群体。
2024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二年的申遗保护之路上,东城区图书馆在地方文献收集保护工作中,也与纵贯东城区的北京中轴线结下不解之缘。项目分为“温故——开启‘情系中轴’系列”“知新——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致远——申遗成功新的历史起点”三个板块。东城区图书馆2023年推出“字里行间读中轴——北京中轴线年带领小学生走读中轴线,组织“书香之旅诵读中轴”读者活动,策划“北京古都历史背景和文化系列讲座”,出版《文献里的北京中轴线》图书,为学术界、文化界及广大公众提供一个全方面了解、深入研究北京中轴线的窗口。
家有3口人,家庭藏书量总计已超过800册,人均年读书量30余册,月参与阅读活动4-5次。从2022年开始,每周参加悠然养育父母读书会,每两周参加线上亲子读书会。
葱店社区现有居民7272人,藏书量为2.72万册,年图书借阅人数6000余人,近一年阅读活动数量180场,累计参与人数5000余人。社区文化活动室具备充足的文化活动场地,为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保障。社区内的皮卡书屋中英文图书馆,为辖区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常态化组织“阅读+文化”系列活动,辖区内不少青少年成为图书馆的忠实粉丝和会员,阅读氛围浓厚。
东城区人民检察院于2022年创立“书香东检”读书品牌,活动突出书香阅读、检察文化建设对检察中心工作、检察护企、检护民生等重要的推动作用。将书香阅读与重大节日紧密融合,突出检察文化建设与党建、队建和检察机关干警群体的紧密联系,提升检察文化建设水平。通过开展2024年的主题阅读活动,发现培养锻炼青年干警,提供展示机会。推选优秀青年作为活动主创,负责活动策划、活动统筹、活动主持、交流展示等工作,通过活动的举办集思广益、互助提升,为全院建设发展注入坚实的精神力量。
金宝街消防救援站共43人,有图书阅览室1间,单人阅览席2处,藏书量2500余册。为丰富指战员精神文化生活,金宝街消防救援站打造一系列阅读活动。推出“火焰蓝之声”晨读栏目,全站指战员精心选题,全员开讲,营造出一个青春有活力的书香环境。为全体指战员打造图书阅览室和休闲交流室,通过读书荐书、诵读经典、座谈交流读书心得等多种形式,鼓励全体指战员读原著、讲心得。办好“党员干部上讲台”活动,讲授包含乐理知识在内的多样课程,丰富站内业余文化生活。
作为全国唯一组织实施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及反避税工作的专业局,从始至终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反避税组收规模、预约定价谈签量全国领先。该局以“敏学善思,文化育人”为理念,创建职工书屋,累计存书1300余册。打造“线上+线下”“理论+知识”双向学习新模式,通过“每周一课”“网上课堂”等方式,厚植“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培育干部职员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多名干部获“首都市民学习之星”“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
作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多年来,按照“阅读推荐清单+网络图书馆+精准服务”原则,面向各支部征集好书推荐清单,并在中国神华内网企业文化“悦享书香”专栏中发布。以“必读政治书籍、精读业务书籍、研读经典书籍、选读兴趣书籍”相结合方式,实现读书点对点的交流和互动。定期组织中国神华“悦享书香”读书沙龙活动,通过集中领学、读书分享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形式,在交流研讨中加强青年理论学习与读书活动实效。
史家胡同小学以“和谐教育”为办学特色,培育学生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谐发展的终身阅读者、学习者与践行者。学校在阅读环境、教师资源等各种办学要素的同向共赴中优化阅读供给,形成了多重维度、多元联动、链条完整的阅读课程内容体系与实施路径,倡导推动多样态、多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学校荣获中国质量奖、北京市红领巾读书示范校、书香燕京组织先进奖等,阅读课程获北京市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并在各级平台分享,《核心素养导向的“读书社”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获东城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东城区持续涵养“书香之城”生态,扎实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持续挖掘在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中涌现的典型案例、先进人物、示范做法,热情参加“书香北京”系列评选活动,涌现出单霁翔、肖佐刚、宋强等12位金牌阅读推广人,隆福寺社区、花园社区等11个“书香社区”,邵楠家庭、白占涛家庭等15个“书香家庭”。
下一步,东城区将逐步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整合阅读资源,形成辐射全区的全民阅读推广体系;充分的发挥全区优势,为推进全民阅读提供更优质服务,营造书香东城、全区尚读的良好氛围,打造全国知名的“书香之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三百多名游客参团后到机场却被告知旅行社没买机票?海南省旅文厅: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降价135万仍难出售,有业主选择“美化代售”公司反赔2万,质疑存在霸王条款
驱逐中囯外交官,准备与中囯战斗,叫嚣:中囯必须收下货品
央视曝光夺命保鲜膜: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会杀精致癌,小心害了家人健康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